跳至主要內容

這一夜,誰來說攝影?



這幾年內地出版業蓬勃,很多外國的攝影史書現在都有簡體字翻譯本了,但用中文撰寫的原作攝影史籍仍緲緲可數,寫史書吃力不討好其一,外語攝影史書市場又見不上有補充的空間,所以在最近發現一本台灣藝術家出版社新出版,由鄭意萱著的《攝影藝術簡史》,竟然覺得有點訝異,野心可是不少,薄薄的一本要涵蓋由攝影術誕生到近幾年的藝術思潮真不簡單,還要加上兩個關於日本和中國內地攝影的欄目,「水過鴨背」已是意料之內,對一個攝影師很多時候只能用一兩句話去交待一下,難得的是素材比較新近,有些最近三四年的作品都有涉獵,況且有可觀數目的精美彩圖,對「簡史」來說算很不錯了。其實國內攝影策展人顧錚替北京電影學院撰寫的攝影史教材,浙江攝影出版社的《世界攝影史》也不錯,比之前提過的那本更薄,但文字部份相對比重較多,更加上顧氏曾負笈日本的緣故,很多時候在西方攝影史推進同時,平衡地加插該時期日本攝影家作品,是比較特別的一點,插圖仍擺脫不了某些內地出版編輯粗疏的毛病,圖片間或配錯標題。同系列同是顧氏撰寫的《西方攝影文論選》也值得一讀。

簡史(concise history)作為入門書委實不錯,能給你看到一個攝影發展的big picture為首要,但絕對不可以到此為止。進一步就要再讀一些comprehensive一點,以往Beautmont Newhall的《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》差不多是學院的指定教材,但老實說有些地方真的比較過時,我會推介Naomi Rosenblum的《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》,有一兩點是很不俗的是針對一些重要的攝影師作一些profile式的介紹,而且有獨立章節為該時期的攝影器具技術發展作簡介,因為有一部份的攝影美學很大程度跟該時期的科技或技術掛鉤。

讀攝影史有什麼功用大家相信很清楚了,但攝影史有麼好看嗎?如果你是修讀攝影的,固然要一本旁身「看門口」,其實作為觀摩作品的作用,總比很多flash cards式的結集,即每個攝影師有一幀作品再附生平簡要,而分析欠奉的那一類好得多。














用視覺認知或心理學分析藝術作品,古今都有多著作,以往讀書的時候,視覺認知會讀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《點.線.面》(Point and Line to Plane)或針對心理學的會讀貢布理希Ernst Gombrich的《藝術與錯覺》(Art and Illusion, 1960),好可惜讀這些書的養分都已「原銀奉還」,全數交回給母校。但針對攝影的好像不多見,最近在台灣發現一本由蔣載榮著的《觀.念.攝影》的書,便是從上述兩個層面出發,針對性的對攝影媒介作分析。一直都沒有在香港坊間見到這本書,發覺原來已是2002的出版,真的是後知後覺。除了那幀作為封面,仿Andreas Feninger拍過的叫"The photojournalist"的照片之外,本書內容的確不俗,更是包羅萬有,對一些初初接受視覺藝術教育的尤其有大裨益。此書最主要分三部份,視覺的生理系統,人類的知覺系統,和影像與完形研究。最後一節尤其複雜,所謂「完形」(Gestalt)在心理學上是代表「整體」(the whole)的概念,這個概念發展出來的「完形心理學」(Gestalt psychology),其主要研究課題是針對人類的認知系統怎樣把獨立的訊息,整合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概念。這本書雖然盡力用大量例子和插圖嘗試去深入淺出去解釋,但「完形心理學」實在「唔少嘢」(粵語:不是簡單),再加上「包羅萬有」是有代價的,我發覺整合書中大量概念不是容易,所以要保持你的中央處理器在全速狀態好了。

(標題借自台灣著名戲劇工作者賴聲川的名劇《這一夜,誰來說相聲?》)

留言